擁抱失敗並學會放過自己

嗨,好久不見,縱使今天是在自己的版上,也但願有人還記得我,尤其在上一篇文章已經是年初的尷尬事實。

希望未來不論多忙碌,仍然可以謹記紀錄自己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自省、領悟、通順邏輯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才能在每個固定的時間回頭審視是否有任何的進步。

To make each day count

前景提要

想要分享這樣的心情已經有段時間了,直到最近半年,浸身於英文考試的霧霾中,我才真正意識到了這件事情。

2022 開始,我就在籌備著美國研究所的申請與考試,這件事情已經在我心中萌芽很久了,計畫也有陣子,在此之前都期待自己有累積到一定的經驗。因此,一月一到,迅速約了久久就鎖定好的留學顧問,進行了深度的談話,確認好彼此的認知、確定我們可以為同樣的目標前進,也確鑿地為日後一年的合作揭開了序幕,很快就達成共識進行簽約。

接下來,就是開始留學申請的文件準備與英文考試。

文件的撰寫與準備並不在這次想要陳述的範圍內,主要想跟大家分享考試的想法與體悟。

霧霾的起源

其實,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英文弱底的人,即使沒有從小在英文為母語的環境中成長,也還是自幼稚園就參與外師的薰陶,事實上對於自己的英文語感沒有很大的懷疑過。學測14級分,以及 TOEIC 960,縱然不能證明英文是相對通順的科目,但卻能證實從來不會是拖油瓶。

一月與顧問合作後,在顧問為我定下的五月考試 Deadline,我趕緊報名了四月的 TOEFL。由於二三月都還在準備 GRE,四月的 TOEFL 就是定調在一次試水溫,運氣好可以一次破百,稍微差強人意的話,再考第二次也無妨。

當時我是這樣思考的,也確實,這是一個邏輯完全合理的策略 — 衝一次,留了一個考第二次的後路給自己。

三月考完 GRE 後,稍微準備了一個月四月去考 TOEFL,考了一個尷尬的 97 分,不上不下,沒破百。心想,大概準備了一個月,將近 100 對我來說 CP值足夠了,相信再用兩個月的時間,應該並非難事。因此又多留了幾個月的時間,報名了七月的考試,篤定地認為以這樣的時間交換成績,是個時下最不為過的抉擇。

很可惜,第二次還是失敗了,得失心愈發不可收拾。

八月,依照本來的計劃,前兩次若是自己準備不夠好,就會去報名衝刺班。在網路上看了一些資訊,與送佛老師聊過,發現送佛的老師與助教都很親切與暖心,課程安排也很短,僅僅不到一個月,因此最後選擇送佛作為衝刺班。不過在準備之後,仍舊在九月第三次考試失敗了,而且每下愈況。

幾次與老師的對談,幾次自我的省思,我發現自己的信心已深受打擊,在平時仍舊工作中,我發現自己無法騰出更多的精力與專注度,去面對一個已經信心盡失的考試。再到十月底,四戰時基本上在奮力一搏了,孤注一擲地展現果然結果也如預期,徹底崩了,盼望的 UW First Deadline,我想我註定是來不及了。

下下策

幾經思索,十一月初,午休快結束時,走到對面問了 Team Lead。

「想跟你聊聊,一起上個廁所嗎?」

當然語帶開玩笑口氣,也才能掩飾緊張。

步到公司大樓的一樓,打破沉默問起。

「想跟你溝通關於未來的想法。」

「恩…是有別的規劃嗎?」

「因為自己目前的想法,明年要規劃出國唸書,目前正在申請階段,但考試一直不如預期。」

「絕對沒有問題的,以個人的事情為優先。」

「不用擔心團隊,東西會幫你 cover,等你回歸,準備好一切再重新整裝上工。」

「對不起,這真的是我的下下策了,我必須要停損一些事情讓自己有心無旁騖地準備」

簡單的對話,大致上如上,跟公司告假了兩個多禮拜,真的是自己的下下策了,畢竟我從未料想到,在所有文件都備齊時,竟然最基本的考試成績都湊不齊。

「要不要乾脆請滿三個禮拜,這樣兩個多禮拜夠嗎?」

為了交接給新進的團隊成員,我還是選擇照原定計畫多留幾天,也很謝謝 Team Lead 給我充滿餘裕的空間。

告假前的上班日,站會上,Team Lead 留給我一個空間跟大家說明長假的事情,C 同事站會後急忙地跑過來詢問我要去哪裡,是不是要偷偷跑去哪。莞爾一笑,我告訴他我的規劃,我需要準備。促膝長談,他坐下來告訴我,年輕,你必須相信自己,你能做到,這一切都是好事、都是好的安排。

C 同事很溫馨,回覆了我的一小段話

當下很感動,知道原來大家是支持的,僅僅自己在過意不去。

我從來,就不曾真正的去擁抱失敗。

請假後,花了一兩天準備 alternative 的考試 DUOLINGO,很幸運一次考試就通過 UW 的 120 門檻,也順利投遞掉 UW First Deadline。

難能可貴的是,請假的這段時間,多了許多與自己對話的時間。沒有多去哪裡走走,反而讓心慢了下來,放下一些我自始自終都很執著的東西,我給自己一個僅有我自己能想通,能真的放過自己的註解。

「倘若是真的沒辦法,那就學習去接受、用另一個角度去擁抱你的失敗。」

Appreciate having Teacher J assistance

幾次在與老師的對談中,老師總是告訴我,實力夠,你讓自己放下一切去面對它,不要太有壓力,很可惜自己仍然沒辦法達到期許,但我想也不必總是去在意 99% 負面的那一面,而選擇忽略 1% 仍舊正面的那段,唯有自己學會面對、接受、釋懷,進而擁戴,事情才會有轉圜的餘地。很奢侈地,我花了兩個多禮拜的空窗,真正的去靜下來為自己思考。

很壓抑,我從來就是個極致壓抑的人,我熱愛壓抑,我卻也在壓抑中享受但痛苦著。而現在,我也領悟到了真正為自己看開,並非在為自己找藉口,而是真正地成熟去面對人生永遠會有的不完美。

而倘若當時考試一次就簡單而過,現今的我是否會覺得這件事情輕而易舉,而從未去咀嚼這些良藥?

我了解,僅僅是個考試,無法去定義人生,也是人生渺小的過客,但我也了解,即便我永遠達不到自己所希冀的目標,那我也會看開,那是與我無緣,亦不會再強求,反倒去浪費與忽視其他更鮮麗的花朵。

知道這僅是留學路上最簡單的一道坎,往後還有許多,先學會擁抱失敗,我們才能繼續這些 Conversation!

明天要回去上班了,留個紀錄,給自己加油打氣!

後記

有次龍舟練習的翻船後,一直很想找鐵達尼號再重新來看一次,在這兩個禮拜也花了時間去重新看看,一直迴盪著一句經典台詞,Jack Dawson 在與 Rose DeWitt 邂逅之後,以二等階級身份被邀請到貴族台桌的那句話:

“I figure life’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don’t know what hand your gonna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to make each day count.”

生命是恩典、恩賜,接受它,浪費本就不是一項選擇。

謝謝 Shana 這路上總是陪著我,We can make it !

明年見!

--

--

JasonHsieh 謝帛軒

LinkedIn: Jason Hsieh | Insta: jason__roy7dct | DCT on the journeys. UC Irvine right now outdooring